26
2024/2
FDA注册咨询|《医疗器械人因申报指南》主要内容及与旧版对比的主要变化
美国FDA先后发布多项医疗器械人因与可用性指南,2016年2月同步发布《医疗器械应用人因与可用性工程指南》和《人因最先审评医疗器械目录》草案,前者结合风险管理过程规范了医疗器械人因与可用性的评价要求以及申报资料要求,后者基于医疗器械使用方面不良事件的统计情况列明了人因最先审评的16类医疗器械。
23
2024/2
FDA注册咨询|明确CBER与CDRH两个不同的部门监管组织工程医疗产品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作为最早开始关注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评价和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的机构,在1993年就组建了FDA组织工程工作组(Tissue Engineering Working Group, TEWG),由医疗器械和放射卫生中心(CDRH)、生物制品评价研究中心(CBER)、药品评价研究中心(CDER)和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CFSAN)共同参与组成。
23
2024/2
FDA认证咨询|关于医用增材制造监管体系需持续完善方面汇总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一种材料累加的制造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制造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在医疗领域,增材制造技术是实现个性化医疗器械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率先在骨科、口腔领域得到应用,实现了从“削足适履”到“量体裁衣”的转变。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尤其在医用增材制造领域,我国医用增材制造技术已由跟跑、并跑,进入领跑新时代,将产生增长逾数百亿的经济拉动效应。然而医用增材制造技术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基础研究井喷式发展,但相关的转化路径不明确,个性化精准医疗的应用与医疗卫生健康发展需求难以匹配的矛盾突出,亟需在监管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高速路径。本文针对我国医用增材制造监管体系的建设思路提出相关思考,并梳理相关监管成果。
22
2024/2
硬组织植入物用钛合金研究之功能化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纯钛和Ti-6Al-4V是在临床最早应用的钛及钛合金,也是第一代生物医用钛合金。上世纪40年代初期,纯钛被引入到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60年代纯钛用于口腔种植体后,作为医用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Ti-6Al-4V钛合金是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钛合金,具有有强度较高、加工性能良好等特点,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髋关节、膝关节等强度、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部位。
22
2024/2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4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优良天数比例为78.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至2.2%。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普遍下降,但部分区域如长三角地区的PM2.5浓度有所上升。重点区域中,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各有改善,重污染天数减少,但仍有部分城市污染较严重。重点城市中,拉萨、海口等排名靠前,商丘、周口等排名靠后。
21
2024/2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咨询|前交叉韧带重建产品的上市及审批情况分析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是膝关节内连接股骨与胫骨的重要解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与膝关节内其他结构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1],并使人体完成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下肢动作。当胫骨过度的前后移位、膝关节过度的内外旋和膝关节过度的屈伸运动时,都可能在韧带起止点或是韧带的本身发生撕裂和断裂。膝关节解剖形态、性别、遗传因素以及神经肌肉功能等均是ACL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6
2024/2
关于印发《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一批)》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公布首批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包括19家单位,覆盖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此举旨在加强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推进跨省转移管理便捷化,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4
2024/2
CNAS第五届申诉专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 1
- 2